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论文汇编 > 正文
服装专业“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19-04-22 00:00:00
                                                                                                                                                                                              李根芹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系,  江苏  江阴   214433)
 
[摘要]  江阴服装业的飞速发展致使对“现代班组长”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江阴学院服装专业主动对接企业,通过进行“工艺单”教学模式改革、“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校企共建“企业工作室”为江阴及周边地区的服装企业培养与输送了大批企业急需的“现代班组长”型人才,从而助力江阴服装企业转型升级、实施品牌战略。
[关键词] 现代班组长;工艺单;订单式培养;企业工作室
    江阴素有“纺织之乡”美称,纺织服装是江阴优势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后,江阴纺织服装业又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江阴众多服装企业顺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向新兴服务型、高附加值型产业转型升级,“走品牌之路”是此轮发展的最鲜明特点。江苏海澜集团堪称是引领江阴服装业转型升级的领头羊,十多年来除了引进国际品牌外,一直致力于创建自有品牌,“海澜之家”已经成为近几年中国服装企业创建自有品牌的一个典型案例;除了原有以服装为主业的企业快速扩张外,很多原纺织企业也利用其原材料优势向下游服装业延伸产业链,江苏阳光集团、江阴倪家巷集团、江阴福斯特纺织有限公司等是这类企业的代表;另外还有数千家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及服装贸易公司也都纷纷举起“品牌”这面大旗,尝试创建自有服装品牌。江阴服装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对服装“现代班组长”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本世纪初“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匮乏甚至已经成为制约江阴纺织服装业再次腾飞的瓶颈。
    服装专业“现代班组长”是指能够主动适应服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众多新品牌快速崛起新形势,既懂得一线生产管理,又了解服装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有一定创新意识的服装企业基层管理者。基于服装企业对“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需求,我系服装专业紧紧抓住机遇,主动对接企业,与众多服装企业开展广泛校企合作,为这些企业培养他们所急需的“班组长”型人才。早在2002年我院提出了“魂系江阴,根植企业,为江阴的企业群培养具有‘班组长”以上潜质的生产、经营、管理者”的“班组长”人才培养理念。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班组长”理念已经扎根到每一个学院人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进入新时期,我院为了顺应地方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适时提出了“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目标,这是我院班组长人才培养内涵的升级版。培养“现代班组长”必须与企业紧密合作,我系服装专业深深谙此理,率先改革与探索校企联动培养服装企业“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方法与途径,于2002年启动“工艺单”教学模式改革,始终围绕“校企联动培养服装专业‘班组长’型人才”这根主线,期间经历了三个阶段:对内实施“工艺单”教学模式改革,对外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共建 “企业工作室”培养专向人才。从而实现校内与校外实训基地平行发展、良性互动,为江阴服装企业培养新形势下的所需的有用之才,从而间接地助推地方服装产业“品牌”战略的实践与推广。下面就对“校企联动培养服装专业‘现代班组长’型人才”作一总结,以期对进一步推广与应用指明方向。
一、对内实施“工艺单”教学改革。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与企业合作首先得有吸引企业的本领,我系服装专业大力推行“工艺单”教学模式改革,走访众多企业,收集大量企业生产工艺单,建成了“工艺单库”,工艺单是服装生产企业组织生产、编制工艺流程和检验产品质量的纲领性文件,它反映了服装生产企业流水线作业的特征。“工艺单”教学模式是以企业的一份服装生产工艺单为主导,把课程内容分解成工艺单识读、服装结构制图、样板推板……多个“任务”。可以说,“工艺单”教学模式是一个相对简化的生产过程,把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接轨,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熟悉了企业生产流程与要素,从而缩短到企业后的磨合期。
    “工艺单”教学模式具有“四化”特征:一是教学模式的个性化。不同模式下的服装企业会形成不同的工艺单, “工艺单”教学模式就是面对不同模式的服装企业提出来的,因此体现了“个性化”的特征。二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工艺单是针对某一具体服装款式确定的,每一门课程的教学都是以具体服装生产工艺单为主导来组织教学,举一反三,体现了“具体化”的特征。三是培养规格的素质化。“工艺单”教学既注重职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又注重团队精神与管理能力的培养。因为以工艺单为主导分解的各项教学内容体现了明显的“素质化”特征。四是教学途径的开放化。“工艺单”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产学结合,把不同企业的生产案例引入课堂,学生在顶岗实践中体味“工艺单”教学思想,熟悉服装企业的生产流程与生产工艺及对人品与思行要求,整个教学过程是开放的。该项改革被评为09年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对外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工艺单”教学模式改革还具有仿真性,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则是把企业要求放在首位,教学与企业接轨,把教学改革推向纵深,“订单式”培养价值在于两点:
其一,“订单式”培养把校企合作的内涵具象性。企业全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学计划双方协商,制定符合企业要求的“菜单式”教学计划;人员互兼互聘,专业核心课程由企业工程师到校授课,教师受聘企业员工培训师;校企联合编写合作班“项目”化特色讲义,其中3本已公开出版;共同建设精品课程,企业工程师参与的院精品课程4门,有两门成为无锡市精品课程;企业提供顶岗实习岗位,理论培训及实践操作均由合作企业与学院共同负责,从而使学生较早接受合作企业的技术与文化;专业教研室参与合作企业高级工、技师培训,已参与海澜集团3期高级工培训、2期技师班培训;教师参与企业自主品牌开发与推广,部分师生参与了“海澜之家”品牌的企化工作。
其二,“顶岗实习”让学生体验 “班组长”工作的复杂性。学生毕业前在校外实训基地即合作企业的“顶岗实习”是从实习生到正式员工的无逢衔接期,“顶岗实习”中学生学会与人打交道,强化责任意识、吃苦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经过半年的“顶岗实习”,学生完成身份的转变,企业对学生、学生对企业互为考察,正式毕业后双向选择决定去留,但不管学生是否留用,都已经在合作企业的实际岗位上了解如何根据工艺单进行工序分析及工序分解,如何根据员工的技能素质、企业的设备情况等因素合理组织服装生产流水线,遇到突发问题时如何解决等等,初步掌握了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真正的“班组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校企共建“企业工作室”培养专向人才。
    “工艺单”教学模式改革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众多服装企业培养输送了大批生产性的“班组长”型人才,但随着服装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对“班组长”的内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顺应这种变化,服装专业自2011年起在前两项改革的基础上探索与实践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联建“企业工作室”,与中小服装企业协作开发新产品、新工艺、自主品牌等,一方面解决中小企业研发力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企业培训、培养专向研发人才。
我院建成的省级服装实训基地后,硬件条件比有的中小服装企业还先进,在与大企业的合作班的引领与示范作用下,一些中小服装企业也纷纷主动上门联姻,提出校企共建工作室,开展真实项目合作。企业工作室按创建形式分两类:企业工作室进校园,教师工作室进驻企业。校企共建工作室使学校和企业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既为企业创造了经济价值,也锻炼和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水平,真正实现了为江阴的企业群培养具有‘现代班组长’以上潜质的生产、经营、管理者”的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进校园的企业工作室主要有江苏冠麻科技有限公司的“亚麻文化华东地区推广中心”,负责LINP品牌产品研发;江阴友道时装设计有限公司的“友道时装设计工作室”,负责BACKSPACE品牌产品研发;江阴天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饰觉服装创意工作室”;负责“湘色满园”餐饮服装研发。这些企业工作室均有服装专业教师参与其日常的项目研发工作,并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教师工作室进驻企业的有王银明老师在江苏佳思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佳思特工作室”,负责HZOO品牌产品研发;陶颖彦老师在江阴圣澜服饰装创意有限公司的“圣澜创意工作室”,负责“同桌的你”校园服装产品开发与推广等。
 这些合作如果在重点本科院校可能不值一提,但在我们高职院校已属不易,特别是从企业瞧不起到真诚合作,期间我们的老师付出很多,也与我们不断改革进取有密切关系,因此才赢得企业的信任,“企业工作室”已逐渐成为合作的中小企业的自主品牌开发与研究基地,为江阴的服装企业转型升级实施“品牌”战略培养了大批“现代班组长”型人才。
四、“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在探索与实践服装专业“现代班组长”型人才过程中,实现了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的局面,作为学校也直接或间接地取得以下一些主要成果:
1、推进服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首先是按企业生产与管理“项目”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其次是按照企业生产工艺单流程与要素,融入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整合课程内容。
2、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双师”型师资。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双方互兼互聘、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企业工程师到校授课,打造“双师型”师资。
3、项目化讲义、教材彰显职业教育“个性”。组织校内教师和企业工程师联合编写与产业相结合、以工艺单为主线的特色鲜明的“项目”化的讲义、教材。同时还完成了“三库”建设:服装工艺单库、课件视频库、服装材料样品库,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4、校企共建“工作室”广泛开展真实项目合作。建成并运行的“企业工作室”完成了多个真实项目:BACKSPACE品牌、江阴电视台服装、还珠女装、“湘色满园”、“同桌的你”等。
五、“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及一些思考
    首先,“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但企业又是以追逐经济利润为主要目的,很多服装企业虽然也认识到人才对其产业转型升级以及走“品牌”之路的重要性,但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时间和投入的,因此不少服装企业热衷于挖现成的人才而不愿耗时耗财与学校联合培养。
   其次,企业的发展受外在经济形势的影响很大,原本正常开展的校企合作可能会因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暂时困境而被迫中止。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特别是到2010年下半年,随着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外贸型服装产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很多服装企业经营形势急转直下,自身尚且难保,哪还有心思和财力和学校联合培养人才。
   再次,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引导作用还有很大的政策空间。政府虽然也有对支持教育企业减税等鼓励性政策,但与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多工作可做。如何建立政产研联盟需要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基金项目] 2013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2013JSJG341)研究成果之一。
 原载《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